普宁博世配件,博世2.0尿素滤芯配件,尿素滤芯配件
若车用尿素的浓度不达标,将导致排放超标故障出现;在寒冷工况下,还会导致计量泵冻坏。总之,保存不善,过期过质的车用尿素也能让我们破财。
误区七:尿素很安全,非也
都说尿素,用大量清水冲洗即可,对皮肤没有伤害,某些产品的包装上更是直接描述为,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些说明,是很不负责任。
尿素确实是副作用的,但是尿素极易分解为氨气。化学中已经明确标注氨气是有腐蚀性,有毒性的,而且主要是伤害呼吸系统和皮肤。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正是应用了这一化学反应来消除氮氧化物,从而实现净化尾气:尾气从涡轮增压器出来后进入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在温度达到300℃-500℃时喷入尿素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尿素(NH2CONH2)水解产生NH3和CO2 ,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出。
对此,卡友们千万不可大意,安全是!
误区八:费燃油,天大的误会
跑长途的卡友一趟下来,光油钱就得大几千块钱,路上则是能省就省。车用尿素相对很便宜,但是有不少卡友非常担心,加了车用尿素会增加油耗。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尿素:“我咋又躺枪了!”)。
首先在工作原理上,后处理完全不参与汽车的燃烧和传动,尾气从涡轮出来后进入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喷入尿素水溶液,尿素溶液和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在SCR反应罐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出。
尿素使用量为燃油消耗量的3%-5%,指消耗100L燃油的同时,需要消耗3-5L车用尿素,而不是燃油。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发动机只消耗柴油,SCR系统只消耗车用尿素,他们的联系就是,发动机消耗100L燃油的同时需要消耗3-5L车用尿素。
有些卡友认为SCR系统增加油耗,极有可能是因为SCR系统堵塞或失效,此事,SCR系统故障会影响排气系统的正常工作,废气排不出去,动力输出受到影响,驾驶员觉得动力不足,深踩油门,油耗自然就上去了。其实,由于使用劣质车用尿素或错误操作造成的SCR系统堵塞、烧毁,直接影响的动力输出,而非发动机油耗。
误区九:车用尿素没有标准?——当然有
国内车用尿素市场如此混乱,是不是因为没有国际标准?其实不是。截止2015年,已经有四大通用标准,其中北京地方标准是国内先制定的标准,曾经一段时间内北京标准被全国各地所借鉴并采纳。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2241-1:2006
日本标准:JIS K 2247-1:2005
德国标准:DIN 70070 :2005
北京地标:DB11/552-2008
国家标准:GB29518-2013
2013年7月1日,国家标准GB29518-2013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溶液的术语和定义、标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其中标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为强制性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对于有效净化车用尿素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指导。
标准固然有,但是一些地方上的小企业依然在昧着良心制造不合格的车用尿素;加之地方监管不力,造成了如今假货泛滥成灾的状况。
误区十:真品VS假货——假货泛滥
由于国内车用尿素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监控和管理相对混乱。小企业生产的不合格的劣质车用尿素已经大量面世,据悉已经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已经严重冲击了正规合格产品的市场。具有法律效应的规范条例直至2015年7月才公布,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组织部分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企业、柴油机生产制造企业和机械工业内燃机排气后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了《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生产制造条件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前者简称为《管理办法》,后者简称为《实施细则》。于2014年11月3日以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内协专字(2014)第059号正式发布。
依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之规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委托机械工业内燃机排气后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自愿申请使用CGT标识标志的企业进行现场评审。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委员会对提交的现场评审工作和综合评价报告进行审议评定。溢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审议评定,与协会签署“CGT标识标志使用合同”和“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产品制造企业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