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伞齿轮即螺旋圆锥齿轮,常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圆锥齿轮的轮齿分布在一个圆锥体的表面,其齿形从大端到小端逐渐减小。
螺旋伞齿轮的齿形是圆弧形状,而且一般都是呈锥状,像伞形,故名螺旋伞齿轮。螺旋伞齿轮是一种可以按稳定传动比平稳、低噪音传动的传动件,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又叫螺旋伞齿轮、弧齿伞齿轮、弧齿锥齿轮、圆弧锥齿轮、螺旋锥齿轮等。
直齿和斜齿锥齿轮设计、制造及安装均较简单,但噪声较大,用于低速传动(<5m/s);直齿锥齿轮传动传递功率可到370千瓦,圆周速度5米/秒。斜齿锥齿轮传动运转平稳,齿轮承载能力较高,但制造较难,应用较少。
锥齿轮主要用于两轴相交的传动,两轴间的夹角通常为90°,也可以小于90°。锥齿轮一般在锥齿刨等机床上加工,在缺少锥齿轮机床的情况下,可在铣床上用锥齿轮铣刀加工,其采用的是成形刀具和分度装置在铣床上进行加工。由于存在分度误差及刀具安装误差,一般只能加工出9~10级精度的齿轮。此外,加工过程中需做多次不连续分齿,生产率也较低,仅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修配工作中加工精度不高的齿轮。
锥齿轮的齿和齿槽都是收缩型的,即在大端处宽、小端处窄。在加工时虽然已将分度头扳起一个根锥角,使锥齿轮的外圆锥面大端比小端略高,铣削时大端切得比小端深些,齿槽宽度大端也比小端略宽,但这个差值还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将大端齿槽两侧再多铣去一些。在铣床上铣削锥齿轮时,次进给铣出中间齿槽后,大端的齿形已得到,但槽宽尺寸未达到要求,所以,每一个齿槽一般都要铣三刀,以达到使大端齿槽两侧多铣去一些的目的,铣削锥齿轮齿槽两侧余量的加工称为偏铣。偏铣的原理是:一方面使工件偏转;另一方面移动工作台,使小端齿槽重新对准铣刀。利用工件偏转时大端和小端在垂直于进给方向(横向)上的偏移差值,使铣削余量由小端向大端逐渐增多,将大端多铣去一些。
首先利用滚切原理,使被加工齿轮与假想的铲形齿轮互相反复作相对的滚切工作,刀具是采用两把直线切削刃的刨刀,装于刀架上,并随刀架作往复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