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air pre-heater)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是一种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的设备。 空气预热器一般分为板式、回转式和管式三种。以回转式为例介绍了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大量未燃尽的可燃物会沉积在传热元件上可能空预器着火,因此对其着火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火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还详细介绍了掉闸分析以及漏风治理。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容量的增加,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也增大,这给尾部受热面的布置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大容量机组中多数采用结构紧凑、质量较轻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一般分为板式、回转式和管式三种。
回转式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再生式空气预热器常见的形式,它是利用烟气和空气交替地通过金属受热面来加热空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受热面转动和风罩转动两种,本炉的两台空气预热器为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旋转式空气预热器由圆筒形转子和固定的圆筒形外壳及驱动装置组成。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是一个重要问题,应从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其在热状态下动静组件之间保持合理的密封间隙。燃用高硫燃料时,管式和回转式预热器均易产生腐蚀和堵灰。防止的措施有:在空气进口处加装暖风器或采用热风再循环;采用低氧燃烧或掺烧添加剂,以减少烟气中SO2 气体的生成量;定期吹灰,以保持受热面清洁;受热面采用耐腐蚀的材料等。
空预器的着火常起源于中间层下部和冷端传热元件。从局部极小面积着火到大面积燃烧需要较长时间,通常需1~2h,有时更长。为了减少损失,就尽快判断是否着火。通常从空预器端点温度着手,有时通过空预器空气出口入的观察孔观测是否着火,如发现着火应立即关闭观察孔,着火严重时有烟气泄漏或明显辐射,烟囱冒黑烟。
空气预热器另外一个常见问题是堵灰。空预器在工作时会接触到锅炉排出的烟气及其中所携带的颗粒型灰尘,长时间灰尘堆积即会形成堵灰。同时,空气预热器在基础锅炉排出烟气中所携带的二氧化硫气体时可能发生腐蚀,腐蚀后的物质也会形成空气预热器的堵灰。空气预热器防止堵灰的方法,是在空气进气口加装暖风器或采用热风再循环,并采用低氧燃烧和加入添加剂的方法,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生成。另外,空气预热器的定期吹灰,也对保持空气预热器的清洁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