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北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场地位于北流市民安镇 G324 国道东南侧。场地原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厚度深近30米。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原址上进行建设,施工难度大,工期进度要求高。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生活垃圾、塑料垃圾、玻璃、碎石等组成,局部地区有未破碎的原老墙基础。填土层均匀性和密实性较差,厚薄不均,承载力低,同时具有高压缩性和湿陷性,地基土层含水量大,工程地质性质差。
原灌注桩方案在该垃圾填埋场内施工充盈系数,施工效率极低且质量不易控制。经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对多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全面比较后,决定采用 DDC 桩技术进行地基处理。该项目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是:主厂房锅炉间、垃圾贮坑、渣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390kPa,主厂房其他区域、坡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300kPa;烟囱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450kPa;其他附属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220kPa。
DDC 桩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地勘报告严重不符、含水量(施工成孔后十余分钟孔内即被水灌满)以及填埋场杂填土成分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有效工期仅为 40 余天。DDC桩施工完成后,经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经DDC桩处理后的地基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且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