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轧的主要功能是使坯料得到初步压缩和延伸,得到温 度合适、断面形状正确、尺寸合格、表面良好、端头规矩、长度适合 匚艺要求的轧件。通常,输送给中轧机的轧件断面尺寸 为 ^50mmo
由于原料不同,粗轧工艺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高速线材轧机 由于坯料很长不适于采用穿梭轧制方式,一般采用连轧.但有些 轧机选用的坯料断面范围较大,为了适应多种规格的坯料,在粗轧 机前,选用二辐或三辐轧机作为开坯机。但这种开坯机,因采用多 道次的穿梭轧制,不能轧制温度,尤其是坯料轧长后再进入 粗、中轧机,头尾温差很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可在开坯机与粗轧 机之间建保温均热炉。
大多数的高速线材轧机的粗轧安排7个轧制道次。以前采用 箱形-六角一方一椭圆一方孔型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 用箱形一椭圆一圆孔型系统。一般粗轧平均道次延伸系数为 1.30-1. 36,BP平均道次减面率为23%〜26. 5%。
为了适应断面较大的连铸坯,一些早期建设的采用小断面钢 坯的单线高速线材轧机用大变形量紧凑式轧机替代原来的粗轧机 组,通常为4或6架,多用无孔型平辐轧制,平均延伸系数 为L 52〜1.66。
在粗轧阶段,以合金钢为主的单线线材轧机多采用平一立交 替轧机无扭轧制,而其他类型的轧机多采用二辐水平轧机用滚动
扭转导卫进行扭转轧制,矩形断面大到250mmX 290mm.椭圆断 面大到160mmX110mm都不存在扭裂问题。但目前由于多线轧 制存在作业率低等问题,单线轧制在非合金钢线材轧制中得到广 泛应用,因此也采用平一立轧机无扭轧制。
在粗轧阶段普遍采用微张力或低张力轧制,因为此时轧件断 面尺寸较大,对张力不敏感,设置活套实现无张力轧制十分困难也 极不经济。为了成品尺寸的高精度,为了生产工艺稳定 和避免粗轧后轧制工序发生轧制事故,通常要求粗轧轧出的轧件 尺寸偏差不大于士 1mm。
粗轧后的切头切尾工序是必要的。轧件头尾两端的散热条件 和中间不同,轧件头尾温度较低,塑性较差;轧件的端部在轧制变 形时由于温度较低,宽展较大;同时变形不均匀造成轧件头部形状 不规则,这些在继续的轧制时都会导致堵塞入口导卫或不能咬入。 所以经过7道粗轧后将端部切去。通常切头切尾长度在 70 〜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