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超市一夜之间货架全被清空,德国人居然说:干得漂亮 超市,感觉是梦开始的地方。 这里能解决日常生活的琐碎和繁复,在勾心斗角后重寻生活的烟火气; 这里能满足空洞的胃,苍凉的心,用数不尽的薯片,巧克力和牛肉干;这里带你看遍世界,法国的水,德国的刀,丹麦的曲奇,本地的蔬菜;这里有爱的日常,或者缘分的重聚,无路是装作路人,亦或面露难色,都逃不脱感情。超市就是这样的存在,那些隐藏在高高的货架,川流不息的人群之后的,是你的怀念。 话说,曾去过不少地方,超市一直就是不能缺少的景点。 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买牛奶,在熟食区捡一样没吃过的玩意,再去亚洲区看看中文字,借此打发掉初识的陌生。 大约一年前,菌自驾去德国玩,也习惯性的进了间当地超市,因为看不懂德语而买了一提气泡水,这对于从来不喝气泡水的我来说,简直想屎! 这个惨痛的经历让菌记住了这间超市的名字——Edeka,哼! 今年年初,他们又将焦点对准了减肥,推出广告《圆滚滚的世界》。 在一个全是胖子的小镇,包括狗~有一个小男孩因为看见一只飞鸟而想改变自己,他用了各种办法想让自己飞起来,却都失败了。后来,他发现他这么胖的原因是因为和鸟吃的不一样,于是他也改吃树莓。后,成功的小男孩终于飞了起来,惊呆了所有村民。而现在的“国货日”活动,也不过是他们用来讽刺狭隘民族主义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早就已经生活在一个叫做“地球村”的地方了。世界变得很小,再远的地方也不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就能到达,距离不再是问题;我们努力学习外语,就为了能够和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们交流和沟通,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碰撞;我们漂洋过海,求学,工作,生活,恋爱,感受相互磨合,也感叹相互弥补;这个世界也正是因为多样化,而变得多彩,富足,生动,不同。所以,为什么要排除那些早已融入生活的外来事物呢~当然,这跟崇洋媚外并不一样,我们一样喜欢本地的蔬菜,吃本土的柴米油盐,支持国货走向世界。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不也应该包容并兼吗?说到这,我就感谢法超里有大白菜卖,不然,怎么满足自己的中国胃呢~~~哦了,祝你们周末愉快哦~ 在货架陈列之外,单品在商超和常规渠道门店的架端与地堆,更集中、更突出地展示商品的效果好。 不管是堆头还是地堆,堆放时,有造型,不是一摞一摞地放在那儿就可以了,要有创意,越美观越好。这种创意造型地堆销售力往往大于常规地堆销售力,在销售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书店中,图书集中码堆很常见,喜欢逛书店的朋友会发现,当某图书以醒目的造型给你视觉冲击力时,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美化了店堂,更是增加了你翻阅图书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导购作用。 商品再好,如果失去了与消费者见面的机会,那销售的机会就都为零。终端生动化的目的就是提高产品能见度,经常出现在消费者眼球,从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成为顾客购买该品类产品的品牌。 因此,在陈列产品时,要运用产品陈列的技巧,让消费者能够一眼注意到售卖产品,这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关键。产品的陈列要把握住“易见、垂直集中、突出、伸手可取、整洁统一、标示醒目”等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