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际配方,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将生胶、小料(ZnO、SA、促进剂、防老剂、固体软化剂等)、补强剂或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黄分别放置,在置物架上按顺序排好;打开密炼机电源开关及加热开关,给密炼机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正常;密炼机预热好后,稳定一段时间,准备炼胶。
注意:开始混炼实验时,可先混炼一个与试验胶料配方相同的胶料调整密炼机的工作状态,再正式混炼;对同一批混炼胶料,密炼机的控制条件和混炼时间应保持相同。密炼机混炼的胶料质量好坏,除了加料顺序外,主要取决于混炼温度、装料容量、转子转速、混炼时间、上顶拴压力和转子的类型等。
延长混炼时间能提高配合剂在胶料中的分散度,但也会降低生产效率。混炼时间过长又容易造成胶料过炼而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受到损害,还会造成胶料的“热历史”增长而容易出现焦烧现象,因此应尽可能缩短胶料的混炼时间。密炼机结合面渗漏治理密炼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因受振动、磨损、压力、温度以及反复拆装等影响,各结合面的静密封部位容易出现渗漏,既造成油品的大量浪费,又影响企业的现场管理。治理密炼机渗漏传统方法要拆卸并打开密炼机后,更换密封垫片或涂抹密封胶,但较为费时费力,且难以确保密封效果,在运行中会再次出现泄漏。现代新维修方法多应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密炼机主电机水冷机组冷却器管程渗漏。
密炼机冷却器的管板受介质及焊接应力影响,易出现渗漏串液及腐蚀现象,密炼机简称"混炼机",全称叫做“密闭式炼胶机”,是在开炼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20年发明开炼机以后,使橡胶工业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由于开炼机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粉尘大等,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于是人们开始考虑能否把这一加工设备用一个罩子把它罩起来,就逐步发展成密炼机。因为它在密炼室里面工作,所以称作密闭式。由于开炼机工作是敞开的,故叫做开放式炼胶机。一般介绍均认为密炼机是Banbury在1916年发明的,实际早是由西德的一名商业工程师(英国人)根据该公司的原型机台设计的,由于其发展较快,产量也大应用较广,故人们一直认为Banbury密炼机是早问世的。
现代密炼机发展的标志之一是高速、高压和能机台。通常将转子转速为20rpm的称为低速密炼机,30~40rpm的称为中速密炼机,60rpm以上的称为高速密炼机。出现了转速达80rpm甚至更高的密炼机,亦有对工艺和效能有广泛适应性和处理手段的双速、三速、变速密炼机,也有转子速比可调节的密炼机。其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从过去慢速机台的8~15min缩短至1.5~3.5min,甚至有的达1~1.5min(包括采用密炼法与补充混炼法配合的工艺过程等)。密炼机的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密炼机工作过程及整个机组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采用了程序控制,现-在大型引进机台均采用计算机控制。
总之,此种发展是在大大强化混炼过程,提高机台效能,减轻体力劳动和改善工作环境等。在这种剧烈的混炼过程中,当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对机械研究设计来说,从机台的捏炼系统、冷却系统、密封系统、加料及压料系统、卸料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主要零部件、材料到各种参数的技术决定以及理论,都需要相应的发展,以使机台性能优良,为生产过程提供可能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密炼机是在开炼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度间隙性的混炼设备。因此,密炼机的出现是橡胶机械的一项重要成果,至今仍然是塑炼和混炼种的典型的重要设备,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